如何選馬 (2013-12-15)
速度理論一般只提供快速度馬匹,即比平均標準高一班以上的馬匹,但往往快時間並不是頭馬所做成的,而是其中有幾隻快放馬,在該場拼鬥而做成,在分析後上超班馬之餘,馬迷往往會忘那些做快段速的落敗馬。
但是,無論留意到也好,還是遺忘了也好,95%的馬迷都只能夠從快速度 (快時間) 的賽事去評估馬匹。在平均速度或慢速度的場次中能否選馬呢?
我們將步速及速度分析方法放在一起,先將賽事的速度及段速分類,再列成下表,讀者便可以一覽無遺。
速度分析法 (馬匹實力) | 分段時間分析法 | (馬匹跑競跑策略) | |
分快段速區 | 平均段速區 | 慢段速區 | |
快時間區 | A | B | |
平均時間區 | C | D | E |
慢時間區 | F | G | H |
我們將每一場的賽事分成兩邊,一邊用全程頭馬時間來劃分。將速度分成三部份,即快時間區,平均時間區及慢時間區。如何決定何謂快,何謂平均呢?讀者可以參考第三章的做尺方法。在另外一邊,我們則利用分段時間做分類,看看全程各分段之中是否有個別快時間,全部都是平均段速,或是所有都是特慢速度。兩邊的三個分區便將賽事分成九個格。我們將該場的競跑馬匹以走勢以速度及段速分類分別放在該九格內。但快時間區只有兩格,因為在快時間的場合中沒有可能有慢段速。
在評馬的過程中先選出快時間上名馬匹。於快時間勝出馬匹必然是超班份子,但落在A格 (曾做過快段速但落敗馬) 及落在B格 (平標準分段時間的馬匹即是該班的中堅份子) 的馬匹就更要留意。在平均時間 (速度) 區之中,可以分成三格-C、D及E格,C格基本上和A格差不多。而D格與B格亦差不多,在馬匹的分類上基本是一樣的。但在慢時間區的情下,一般要了解是否因為場地的原因來跑慢時間。馬匹在黏軟爛場地中如能在頭三段保持平均段速者,馬匹的實力亦必高。慢時間區我們亦分三格,為F、G及H格。
讀者分析A格、C格及F格的馬匹,即評估這些馬匹是否在該場試段速,以便越程出擊。例如伯樂人和巨獎而分析B、D及G格,則可以評估那些的馬匹都是一些實而不華的馬匹,在同班同場有明星馬熱門「揹」飛的場合,最宜搏冷,例如青雅。但分析E及H格的馬匹則比較因難。一般慢段速的賽事也常常爆冷,因為馬匹都跑在一起,在末段誰的位置有利誰就勝出,而且因為大家都「未盡全力」,因此,亦沒有所謂較利後上馬的因素,不宜在這些場次評估馬匹的實力。有了以上的區間劃分之後,每一場的馬匹都可以套入這個框框內評估分析。並且配合這些馬匹的其他資訊,如操練部署,升降班次及評分,以至帶除馬匹裝備等等出擊訊號,則無論馬匹何時出擊都無所遁形了。